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8年02月28日 08:55:25 访问量:33693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系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及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在刚刚过去的2016-2017年度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委、区教育局全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天津市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中增强办学活力,在内涵发展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优化办学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 “天津市中职学校提升办学能力项目”2016、2017两年建设任务。学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致力于学校办学能力建设,争创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投资200万元的数字化校园项目成功立项,所有项目建设过程规范,资金使用安全。学校全体师生戮力同心,奋力拼搏,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丰硕成果,学校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各项活动走在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先后多次获得市级和区级表彰及奖励,《宝坻报》,宝坻电视台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

  根据 市教委关于转发教育部编制和发布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知》(津教委职函〔2017〕34号)精神,为系统总结过去一学年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情况,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做好新学年的相关工作,编制本报告。

1. 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学校名称: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英文名称:Tianjin Baodi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Centre。本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固定资产6422万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产值2802万元。

1.2学生情况

1.2.1本校总体办学规模:截止2017年831日,学校在校生56个班、2579人,其中:一年级 20个班,1043人;二年级19个班,906人;三年级17个班,810。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共9个专业。年均培训1万人次。

1.2.2规划办学规模:未来五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努力控制在3000人左右,教学班设计规模为60个,年均培训1.2万人次。

学校设施设备按照国家示范性学校的标准配置,除了有多媒体教室、模拟**实训室、PLM数字化体验中心、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外,还有舞蹈室、琴房,心理咨询中心等,并建有4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类别齐全,成龙配套,构成我校的特色之一。学校还建有高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标准篮球场,以及配套宿舍、饭堂、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办学条件良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校园内建有100兆校园网,有线和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设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共设施设备采用全数字化模拟系统管理,已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表1:

1 全校学生与年均培训情况比较表

项目

全校学生(人)

年均培训(人

2015

2596

1332

2016

2579

1558

百分比

99.35

116.97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17人,其中专任教师207人,生师比为13:1。“双师型”教师82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比例为88%。企业兼职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9%;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20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00%。硕士以上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45%。正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或高级技术等级教师7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9.1%。

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表2

2 全校生师比、教师队伍相关占比情况比较表

项目

2015

2016

生师比

16:1

13:1

“双师型”教师比例

85%

88%

兼职教师比例

3.09%

1.9%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

100%

100%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1.23%

1.45%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33.33%

39.1%

1.4设施设备。

学校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实用性、科学性、超前性和经济性原则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在示范校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办学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期间,学校围绕5个重点专业建设,以“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为目标,有效整合资源,加大资源共享力度,使实习实训基地的职场文化氛围更浓厚,为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不断增强。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工电子、学前教育、计算机技术、课程资源制作六大实训基地运行良好,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依托提升办学能力等项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220万元,达到2802万元;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0865元/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均工位数达到0.33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达25台,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均图书(含电子图书)达38.9册。

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表3:

3  全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实训实习工位数情况比较表

      项目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元/生)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

2015

9946

0.31

2016

10865

0.33

百分比

109.2

106.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还要加强体育、美育、专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的主要做法如下:

我校坚持以活动体验式德育体系为引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全面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目前文化课合格率达96%,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4%,体质测评合格率达78%,毕业率达100%。

四率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表4:

 4 文化课、专业技能、体质测评合格率与毕业率比较一览表

     率项

文化课合格率

专业技能合格率

体质测评合格率

毕业率

2015

96

94

78

100

2016

96

95

79

100

百分比

100

101.06

101.28

100

2.2在校体验

高度重视学生在校诸方面体验,教育教学、生产实习、社团活动、安全生活等多维度考量常态化,学生测评总体满意度高。

是重视入学教,转变学生观念,增进职教认同感,为学生拥有一个有成就感的职校打好基础。二是课堂、实训室社团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就感,找到学习自信。三加强学生就业管理,千方百计推荐学生到有实力的企业就业,增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是积极改善条件,提高在校生学习和生活质量,增强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等方面满意度。见表5

5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一

     满意度

理论学习

专业学习

实习实训

毕业生

2015

93

97

96

100

2016

94

96

98

100

百分比

101.1

99

102.1

100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二

     满意度

校园文化

社团活动

校园生活

校园安全

2015

95

94

96

100

2016

97

92

97

100

百分比

102.1

97.9

101

100

2.3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落实津财教〔2013〕59号、津财教〔2015〕35津财教〔2015〕46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的助学工作,为切实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工作,成立了以校长兼党委书记李卫东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处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评审全体学生享免学费政策,确保学金发放到最贫困的学生。主管工作人员被评为天津市中职资助先进工作者。

6   免学费、助学金发放情况统计表

时间

免学费人数

助学金人数

助学金中贫困地区人数

2015.9--2016.8

2596

187

6

2016.9--2017.8

2579

206

9

2.4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实训的满意度高发挥招生就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协调区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积极寻找知名品牌企业就业,学生实习、就业满意度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

一是适应市场设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我们深入调查分析天津市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目前人才紧缺的行业依次为:加工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汽车维修、电子产品装配、幼儿园教师等。因此,我们适应就业市场设专业,分别开设了《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形成全校统筹安排、专业推动落实、部门协作联动、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就业工作局面,不断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二是注重素质和能力——以养成教育为目标。我校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使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养成,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因此,我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经调查,企业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学生满意度为100%,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100%

 2017年,学校共有毕业生809人,实现就业809人,其中签约809人,升入高职学院588人和普通本科高校32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8.7%。实习报酬(平均月收入)达1900元,企业对我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满意率达100%。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3450元。

就业质量量化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表7:

7  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月收入与创业率比较一览表

       项目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

创业率(%)

2015

100

99.1

3450

0

2016

100

98.7

3430

0

百分比

100

99.6

99.4

无变化

2.5职业发展

2.5.1.学习能力

我校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领域,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参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在学中做、做中学,全面培养“有技能、会学习”的学生。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求知、做事和发展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首先教育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善于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会学”;第三是通过实训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刻苦训练,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

2.5.2岗位适应能力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场景式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以第二课堂和校外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技能和观察社会,学会了冷静而理智地审视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在社会实践,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不断适应岗位要求,为完成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2.5.3岗位迁移能力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分年级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就业心理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化心态,树立了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生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心理到技能提高了岗位迁移能力。在加强专业技能修炼的同时,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专多能的选修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2.5.4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业,不但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而且在学校开辟了创新创业体验中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舞台,为今后的创新创业及发展开辟更多更广的渠道。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及动态调整

学校各专业在广泛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市场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结构优化

3.1.1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以下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通信技术》、《学前教育》等。

3.1.2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学校的五个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全部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调研,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形成了体现专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三段递进(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认证)、四合并举(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方合力)、五能共育(德能、技能、学能、思能、体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组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运用“五环互动法”(企业调研、规划设计、专家论证、付诸实施、评价修改)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创建优质核心课程。

3.1.3.电工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以项目教学为主,落实“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做中赛” 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根据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学校组织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与华北制冷有限公司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设“半导体制冷”与“直流稳压电源”教学模块,组织学生到企业搞好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各专业在建设中注意融入企业文化,各个实训室实行8S管理,落实学生岗位职责,培养岗位能力。

3.1.4机械加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岗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有机统一,使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成为本专业基本的教学制度和新常态。该模式得到系统实施,各方面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内涵建设得到强化。在教育教学环节上,实现了“教、学、做”有机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得到全面加强。

3.1.5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力本位、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学生实训要求相统一,围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进行考核。

3.2教育教学改革。

各专业在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及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过程中,积极践行理实一体、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探索了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改革思维导图如下:

按照“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基本原则,各专业设置的一体化课程的比例为30%以上,实践课程比例为45%;秉承终生教育的精神,人文素养课的比例为20%。

学校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双证融合”贯穿教学全过程,毕业生“双证率”达100%。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度达100%,贡献率达90%。

3.2.1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按照相关会议和文件要求,我校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3.2.1.1德育工作方面:创新德育管理的网络机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抓手,以家-校-企等多元评价制度为支撑”的德育运行机制,成立了以“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师—学生;党委书记—团委—团支部—学生”“三线四级”的德育管理网络机制,进行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每学期组织五星级班级量化考核和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优秀主任评选,按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

3.2.1.2教学管理方面:构建“三线两面多点”宏观质量管理体系。“三线”指从任课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三条主线监控教学全程和主要环节。“两面”指校内评价与多元化评价(第三方评价)两方面评价教学质量。“多点”指全方位、多点位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做法为:

一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根据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制度汇编》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有效实现了对教学活动的全程质量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监控制度体系涵盖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处理、考核管理、监考职责、实习、优质课程、教材选用、教学检查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涉及课程设置、转专业、竞赛、违纪处分、教学基本规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等基本文件的制定要求)、教学事故处理、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与奖励、教育教学评优工作等,上述措施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稳定优化教学秩序、规范运行程序、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监督体系。学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教学环节进行严格要求,以质量标准为准绳,在充分依靠广大教师,严格执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检查、学生评教、领导干部听课等措施,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标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教学检查机制。学校成立校级教学检查和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检查主要包括:1、学生出勤检查。每天进行一次学生出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电子屏幕公布,如遇缺勤人数较多的特殊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并向领导汇报。2、教学集中检查。每四周进行一次教学月度检查,期中进行中期质量检查,期末进行集中检查,检查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教研记录、检测及考试试卷等,依据统计检查情况每位教师打分,按10%比例评出教学标兵。3、教学随机检查。教务处会同督导室、教学部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教学督导机制。教育教学督导室是监控教学质量的专门组织,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职责是对教学工作的运行过程及质量状况进行监督指导;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督教、督学、督管理和专项评估监督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状况、各教学部门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3、领导干部及教师听课评课机制。校领导在教学检查期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一线的情况。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及时交流。

4、学生评教机制。组织全体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学生通过问卷进行评教。对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为优秀的课程及任课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和学校年度教育教学评优活动的依据之一。
    5、教学事故追究机制。对于在课堂环节、考试环节、教学管理等环节因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由于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对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学校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这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严肃了教学纪律,确保全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

3.2.1.3教学改革方面:学校致力于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做到“年年有创新、月月有课改、周周有亮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岗位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每学期开展“教师大比武”、“推门听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创优课青蓝工程等活动,促进教研、教改。通过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及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考分离制度》、《教案评比制度》、《学习标兵评比制度》等。

3.2.1.4信息化教学及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优秀教学团队加强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和管理,以课程为中心汇集机电教案、试题、优质核心课程等教学资源,通过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编写电子案例、制作多媒体视频、开发微课资源,集成到学校教学平台。50个教室全面实现信息化,全体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多媒体平均使用率达到85%,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专业课教学全部实现信息化。数控技术课程实现了全数字化教学。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2017年9月,在天津市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上,尹艳慧、刘建国老师获信息化教学设计二等奖,于长水、杨建树、梁兴、高春会四名教师获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按有关规定选用国家及省级规划教材。建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平面设计》、《FLASH动画设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装配》、《单片机》、《制冷技术》、《电动电热产品原理与维修》、《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埋弧自动焊焊接技术》、《线切割应用技术》、《特种焊接技术等课程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源。

3.2.1.5实训基地建设

借助于天津市提升办学能力等项目,学校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有效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校内实训资源得到整合,实训条件得到改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运行良好。学生技能得以拓展。新签订了两家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规模、实训功能有所拓展,实践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形成机械加工、电工电子、计算机、数控技术、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制作六大实训基地。学生实训教学得以保障,为参加市、区、校各级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以赛促学创造了条件。

3.2.1.6技能竞赛:

学校实施教-训-赛一体化”战略,“大赛引领、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已成亮点特色,将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大赛训练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积极增强教学活力、学生兴趣和学习竞争力,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2016-2017年内,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学校专业比赛校教学大比武、学校基础学科竞赛宝坻区职业技能、天津市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天津市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大赛、天津市中职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学生获奖145人,教师获奖38人,朱洺萱同学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三等奖,学校包揽天津市及本区各类赛项优秀组织奖,受到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宝坻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表8  宝坻职成教中心2015天津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选手姓名

奖级

1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

厉  智

三等奖

2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

康  竣

三等奖

3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朱洺萱

三等奖

4

网络布线

邢佳铭、孙立强、刘欢喜

三等奖

5

数控车加工技术

张  晖

二等奖

6

车加工技术

张  震

三等奖

7

职业英语技能

王思媛、单春秀

三等奖

8

职业生涯设计演讲

杨玲

二等奖

9

职业生涯设计演讲

黎浩然

三等奖

10

 

宝坻职成教中心

优秀组织奖

表9   宝坻职成教中心2016天津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选手姓名

奖级

1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朱洺萱

一等奖

2

车加工技术

霍兴旺、代永阔

三等奖

3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尹浩辉

一等奖

4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孟祥彤

一等奖

5

职业英语技能

王思媛、单春秀

三等奖

6

职业生涯设计演讲

刘丽楠

二等奖

7

职业生涯设计演讲

张洪旺

三等奖

表10    宝坻中专2015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选手姓名

奖级

1

信息化教学设计(德育)

田立军 王丽伟

三等奖

2

信息化课堂教学(语文)

尹艳慧

二等奖

3

信息化课堂教学(英语)

张庆发 吴月静

三等奖

 

 

宝坻职成教中心

优秀组织奖

表11    宝坻中专2016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选手姓名

奖级

1

信息化教学设计

尹艳慧、刘建国

二等奖

2

信息化课堂教学

于长水、杨建树、梁兴

三等奖

3

信息化课堂教学

高春会

三等奖

 

 

宝坻职成教中心

优秀组织奖

 

 

 


表12   2016年天津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畅洋杯”教师技能大赛获奖统计

何振超、于子茵荣获“电子商务技能(团体项目)”比赛一等奖。

史玉强荣获“装配钳工技能(个人项目)”比赛三等奖。

丁文龙、韩志斌荣获“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技能(团体项目)”比赛三等奖。

宝坻职成教中心获2016年天津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畅洋杯”教师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表13   2017年天津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畅洋杯”教师技能大赛获奖统计

孙长明李树亮荣获“电子商务技能(团体项目)”比赛等奖。

姜海军荣获“装配钳工技能(个人项目)”比赛等奖。

王鹏荣获“装配钳工技能(个人项目)”比赛等奖。

任广禄、韩志斌荣获“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技能(团体项目)”比赛三等奖。

宝坻职成教中心获2016年天津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畅洋杯”教师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3.3教师素质提升。

3.3.1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校长负责制、职称聘任制、绩效考核制改革等途径,重点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等五项工程,采取国外进修、国家培训、人才招聘、校本研修、技能鉴定、企业锻炼等多种形式打造过硬的职教团队。杨连阜同志被选派到德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并作为典型代表在相关会议上发言。学校组织206人参加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各级各类培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或能工巧匠5人,组织40名教师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14名同志考取了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不少于40天。系统建立了学校教研、教学部教研、学科组或专业组教研、个人研修四级教学研究机制,每周五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20多名同志承担了宝坻区和天津市“十三五”教学科研课题。“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孙长明等4名同志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

 

   3.3.2培养培训情况:努力为教师搭建一个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突出中职教育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前提,大力加强对教师培养工作的整体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教师工作动力机制和激发教师的动力等诸多有效的措施,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先后制定了《宝坻职成教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完善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及《宝坻区职成教育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制定一系列教师培训计划和保障措施,通过培养引进、进修培训、专家讲座、走访交流、信息化大赛、课题研究、撰写论文、以老带新、企业顶岗锻炼、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等方式,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比例由创建前的60%提高到85%

加强培养培训上:实现教师每3—5年获得一次不脱产进修学习机会。近期内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其中包括国内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以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上:制定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和要求教师参加机构、集团、企业的技术、制度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并纳入工作量考核范围;完善师资管理办法和教师分配制度上:以“德、能、绩、效”综合评价教师工作能力与水平。形成激励机制建立教师的流动和淘汰制,凡在教学、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不符合岗位要求的教师,实行转岗;师德建设上: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2015年利用师德建设年开展了“讲师德、强师能、优师表、比贡献,做人民满意好教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3.3.3学历提升情况:采取学历进修方式进行了分层次重点培养的学历提升计划。学校现有4 人攻读硕士学位。

相关主要成效见表14。

   14 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成效

建设内容

原有基础

验收目标

实际达到

任务完成比例

培养专业带头人数

7

9

11

122%

培养骨干教师数

68

78

80

102.6%

培养双师型教师数

69

78

82

105%

从行业企业引进

兼职教师数

5

5

5

100%

3.4规范管理情况。学校按照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要求,狠抓规范化办学及科学化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科研管理几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学校总体局面稳定,各方面工作运转顺畅,教育教学秩序良好。

3.5德育改革创新情况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关系学生灵魂导向、关系学生职业素养、关系学生一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即坚持一条主线(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打造三支队伍(德育工作委员会、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实行三严共施(三严,即:严教善导、严管厚爱、严考细评),做到四化并举(四化,即:队伍建设团队化、机制建设高效化、系列教育体系化、活动开展多样化),实现五维共管(企业、学校、班级、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夯实六个环节(入学规范、习惯养成、感恩诚信、安全与法制、爱国理想、心理健康)。德育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文明风采竞赛成为亮点之一,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天津市教委德育评估。

3.5.1坚持一条主线

德育工作坚持以活动为主线、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相遇,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升华”,德育活动开展坚持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服务,为每一个学生自信幸福的人生奠基。在校园活动的组织中,我们不做面子工程,鼓励学生大胆站出来,锻炼能力,贴近学生需求并结合学校德育教育实际情况深入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歌曲演唱、主题演讲、配乐诗朗诵、曲艺表演、球类竞技、街舞表演、礼仪展示、校男女国旗班、秦城书画社、校合唱团、校园广播站、文学社、技能竞赛社团、动漫协会、摄影协会、视频录制小组等1639个社团小组。学校把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定为校园文化艺术节,历时两个半月,组织各类单项大赛和大型文艺汇演,真正达到了“人人有项目、天天有活动、场场有收获”的可喜效果。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文明风采”大赛的竞赛活动,制定“文明风采”大赛方案,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使学生人人参加,班班参与,通过班级选拔,三个教学部初赛,学校决赛,反复锤炼上报作品。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风采大赛中,均获得市级优秀组织奖,第十一届同时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共获得国家级奖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3个, 市级一等奖13个 、市级二等奖46个、市级三等奖45个。

 

表15  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奖情况

序号

参赛项目

作品名称

参赛者姓名

指导教师

获得奖项

1

征文演讲类

《匠心筑梦 点亮人生》

张曼

艾华

国家级二等奖

2

征文演讲类

《党的光辉照我心》

耿进爽

孙丽萍

国家级三等奖

3

征文演讲类

《党的光辉岁月》

齐妍

高芳芳

国家级三等奖

4

职业生涯设计

《执着梦想 快乐永恒》

李亚杰

于长水

国家级三等奖

5

创业计划

《校园洗衣店创业设计》

张志燕

梁  兴

国家级优秀奖

6

视频类

《高铁专业精彩校园掠影》

龚萌、 孙惠涵、 李玉

李树亮   王婵娟

国家级优秀奖

7

舞台类

《武术魂》

王文一、周荣俊

姜海军

国家级优秀奖

8

舞台类

《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张琪琛

李修刚

国家级优秀奖

 

 

 

 

 

 

1

征文演讲类

党的光辉岁月

齐  妍

高芳芳

市级一等奖

2

职业生涯设计

执着梦想,快乐永恒

李亚杰

于长水

市级一等奖

3

征文演讲类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技能精英

王励辰

郭桂华

市级三等奖

4

征文演讲类

弘扬“工匠精神”孕育繁花硕果

张洪旺

高芳芳

市级三等奖

5

征文演讲类

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李  倩

曹艳华

市级三等奖

6

征文演讲类

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张  颖

曹艳华

市级三等奖

7

职业生涯设计

筑职业生涯梦划五彩人生图

刘金婷

张庆艳

市级三等奖

8

创业计划

“青春驿站”校园书吧

王  涛

刘宝英

市级三等奖

9

创业计划

校园二手租售站

宋佳淼

杨建树

市级三等奖

10

创业计划

幼儿园

付金泰

田立军

市级三等奖

11

创新设计

基于恒温湿度控制系统的一种模拟试验箱

孟祥彤、安慧颖

韩志斌 丁文龙

市级三等奖

12

才艺展示

渔舟唱晚

李冰一

王婵娟

市级三等奖

13

征文演讲类

党的光辉照我心

耿进爽

孙丽萍

市级二等奖

14

征文演讲类

匠心筑梦,点亮人生

张  曼

艾华

市级二等奖

15

创业计划

校园洗衣店创业设计

张志燕

梁兴

市级二等奖

16

创新设计

气动马达

朱昱龙、袁忠旭

姜海军 杨海波

市级二等奖

17

才艺展示

精彩校园掠影

李辉、李时一王浩

李树亮 王婵娟

市级二等奖

18

才艺展示

武术魂

王文一、周荣俊

姜海军

市级二等奖

19

才艺展示

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张琪琛

李修刚

市级二等奖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同学们释放青春活力,展示自我风采,收获自信,品尝快乐,体验成功。 

3.5.2打造三支队伍 

校级德育工作委员会、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3.5.2.1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主任,党政工团共同参与,德育处、团委、教务处、后勤处、招生就业办、党办、信息中心、各个教学部为成员的校级德育工作委员会,实行校级、部处级、班级三级德育管理。学校设有德育处、团委,各个教学部有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副主任、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切实做到德育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门部处室主抓、专兼职人员落实,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5.2.2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围绕“经济提待遇、培养提素质、管理提水平、工作提成绩”的20字班主任工作方针,学校每学年都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努力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组织骨干班主任参加市、区级组织的班主任工作培训班,学习先进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及经验。学校将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和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学校五星级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每学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奖励。

3.5.2.3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上,成立校级学生会及部级学生会,校级学生会由学校层面管理和任用,部级学生会由教学部管理和任用,对学生干部,我们大胆使用,严格约束,悉心培养,注重加强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学校、部级、年级组、班级的大小事情都让学生干部参与决策、参与行动、参与评价,充分体现他们主人翁地位,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德育队伍体系的完善和队伍建设的加强,创造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校园氛围,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推进德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3.5.3实行三严共施

3.5.3.1严教善导。“严教”是一种治学做事的态度。一直以来,我校倡导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方针。学校管理不马虎,教师教学和管理从细处着眼,而要求学生学习、做事也要从“严”字开始。“善导”,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养成,利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不失时机进行德育渗透。学校德育教学设有独立教研室,共有专职德育课教师10名,兼职2名,完全满足德育课教学的需要。注重德育教学教研工作,多篇论文获得市区级奖项。

3.5.3.2严管厚爱。学校鼓励教职工充满爱心、带着深情做好学生工作,在关心厚爱的基础上,对学生严格管理,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纠正。学校通过每天24小时学校领导带班、教学部老师值班、德育处巡查、宿舍值班、课间、食堂、夜宿点名查岗、学生集中上学放学期间延伸校外两公里设点执勤等对学生实行全天候监管。

3.5.3.3严考细评。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在考评问题上,我们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抓手,结合宝坻区教育局师德建设六项考核制度,优化师德评价体系,制订了本校师德考核方案。坚持民主、公正、客观性原则,对全体干部教师从严考评、从细考评,促进广大教师重师德、守师表。通过开展 “颂扬红烛精神,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李保国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激励广大教师创先争优,学校于2012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3.5.4做到四化并举

3.5.4.1队伍建设团队化。依据市教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全面领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德育队伍建设中着重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两个团队的建设。

3.5.4.2机制建设高效化。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秩序地推动和进行。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明确目标,突出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注重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探讨、研究、实践,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德育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力求有效、高效。

3.5.4.3系列教育体系化。学雷锋、珍爱生命保护自我、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环环相扣、自成体系。

3.5.4.5活动开展多样化。我校定期组织每天的国学经典晨读、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年春季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等等,在各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3.5.5实现五维共管

注重企业、学校、班级、家庭、社会五个维度齐抓共管

3.5.5.1积极转变观念,争取上级支持和企业认同,努力探索符合宝坻区、学校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校外德育辅导员、优化德育课教学、营造职场氛围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养成。 

3.5.5.2强化家校接合。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各种制度以保障学校与家庭联系渠道的畅通,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设立学校开放日、设立校长接待日等发挥家校合力育人作用。

3.5.5.3借助社会力量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聘请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家长为社会与学校的联络员,及时互通学生教育信息,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区检察院在我校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基地”,聘请区检察院未检科三位警官为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等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3.5.6夯实七个环节

3.5.6.1入学规范。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组织为期10天的军训,分管德育副校3.4.5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全天候陪同。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磨练意志、锻炼体能,强化学生的服从意识。在军训过程中通过歌咏比赛、队列比赛、内务整理、纪律考核、就餐秩序评比等,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此外,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都要开展为期一周的收心入轨教育。

3.5.6.2习惯养成。针对 “双困”(思想上困惑、 学习上困难) “三多”(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多、农村家庭子女多、单亲或离异重组家庭子女多)这样一个中职学生群体 ,学校制定了《宝坻职成教中心德育管理制度汇编》,把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作为养成教育月,先从学习《宝坻职成教中心德育管理制度汇编》入手,规范学生内务、队列、发型、校服、礼仪、站坐姿等日常行为习惯,并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到日常班级量化考核当中,常抓不懈。学校注重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熏陶,开展“了凡”文化进校园活动,自编了晨读教材《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崇德向善》。每天利用早自习,学生全体站立,由值班班长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达到细雨润物。区文明办、宝坻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3.5.6.3感恩诚信教育学校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学习真实感人的感恩事例,组织学生讲述“你知道的感恩事例”,然后组织学生到国旗下进行感恩宣誓。以教学部、班级为单位,以感恩为中心内容,编写黑板报、橱窗并进行评比。班主任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引导学生给父母书写感恩家信。由各教学部、班级组织本部、本班学生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评选校园感恩人物,并由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

学校特邀北京商鲲教育集团李春景教授感恩诚信教育团队,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通过这次讲座,使参加者接受了一次“感恩诚信”洗礼。

3.5.6.4安全与法制学校把安全与法制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本着教育先行的观点,学校充分利用各个重要节点,如: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宪法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6.26禁毒日、11.9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模拟法庭、关工委老干部宣讲团、法制报告会、应急疏散演练等加强安全与法制教育。学校将每年11月定为全校安全与法制宣传教育月,同时聘请辖区派出所干警、区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为我校安全与法制校外辅导员,督促、检查、指导我校的安全与法制教育工作。

3.5.6.5爱国理想我校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团仪式、以及“五四”、“七一”、“十一”、“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庄严的仪式活动和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受到震撼和感染。借助乡土教材参观赵各庄战役纪念馆,清明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慰问老干部等现实的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参与、感受和体验,培育学生富有爱国之情,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志,激发学生实践爱国之行。

3.5.6.6心理健康。学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学校各个班级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以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硬件环境”,创设宽松友好的心理“软环境”。一方面利用国家级示范校、天津市基础能力建设等资金支持,改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校园雕塑、文化墙、校园电视台、景观喷泉、绿色长廊、露天舞台等共计投入近400万元,使校园环境符和学生认知水平,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在构建 “硬件环境”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软环境”,让空气出声、让墙壁说话,如:“三风一训”、“8S”管理的熏陶,教室、学生宿舍、餐厅、实训室等文化氛围的创建,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校园文化、企业的熏陶,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学校除配备一名具有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外,所有班主任教师均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并通过党员帮扶后进生,举办“关爱女生成长,树立女生新形象”专题辅导讲座等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应对心理危机,如何快乐学习生活,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等加强教职工的心理健康辅导、疏导。

学校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声誉显著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天津教育报、天津电视台、宝坻报、宝坻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德育活动多次给予宣传报道,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3.5.6.7积极开展社团、协会活动。学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课外社团活动工程为载体和切入口,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书记、校长李卫东同志为组长的 领导小组和以德育主任张学涛为会长的社团协会组织机构;以教务主任孙志强为会长的创业创新协会,以德育处副主任许万国为会长的志愿者协会等组织机构和25个社团,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这一目标。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一至两项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确保每两周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利用技能比赛、艺术节等形式展示学生活动成果和经典作品,收到了较好效果。

3.6党建工作情况

我校历来重视党建工作,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区委、教育局党委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总要求,积极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各党支部书记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搞好各个专题学习研讨等活动,忆党史、铭党恩、铸师魂,过好主题党日,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班级活动,学生自主设计的手抄报被《宝坻报》进行了宣传报道。全校上下政治氛围浓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争做“四讲四有”好干部、争创“五好党支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3.6.1、突出制度建设,理论武装抓党建。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我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党委建立健全各种学习教育制度,“三会一课”持续用力,坚持不懈。无论是理论中心组学习、各党支部成员学习,还是全体党员学习,无论是集学、自学,还是交流研讨,无论是党课讲座、培训辅导,还是观看警示教育片,都做到了有部置、有计划、有检查、抓落实。营造浓厚的政治理论学习氛围,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素养显著提升,做到了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区委、局党委指示精神不走样、不变通。

3.6.2、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深化党章党规学习,学深悟透系列讲话,切实在掌握体系、改进学风、维护核心、铸就忠诚、引领发展上下功夫。在学习的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和基层党支部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和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服从”,以坚毅如铁的信念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天津之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三个专题组织开展了交流讨论。

3.6.3、彻底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学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党支部书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肩负起净化政治生态的责任。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主题宣讲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学校党委要求各党支部以“肃清恶劣影响、汲取深刻教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主题召开专题讨论会,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培育和建设良好党内政治文化,促进学校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风清弊绝。

3.6.4、持续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持续整改没有“休止符”,坚持在整改中深化、在深化中整改,强化巡察巡视工作,针对区委组织部对我校2017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巡察反馈和教育局党委2017年6月21日检查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整改到位,做到问题不查清坚决不放过、责任不追究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彻底坚决不放过。

3.6.5、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找准找实“四个意识”不强,贯彻上级部署要求不到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进展缓慢,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不作为不担当的突出问题,违规有偿补课、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日常教育管理,把功夫用在平时,对不想作为、不愿担当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使咬耳扯袖、脸红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毛病酿成大错误。

3.6.6、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5月22日,我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认真收看了李鸿忠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求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学习讨论,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利用橱窗、电子显示屏、校园网和微博微信等媒体,深入宣传市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天津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3.6.7、迎接党的十九大,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宝坻中专党委积极组织各支部全体党员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8:50,在综合楼三楼报告厅集中收听收看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统一思想行动,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宣讲,进一步凝聚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的强大意志力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工作,加强校园宣传教育和学校课堂教育,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广泛覆盖、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取得实效。

3.6.8、坚持不懈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着眼落实基本制度、补齐工作短板、以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为牵引,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党员队伍全面过硬。9月份,我校各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我严格督查指导,严格程序,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九严禁”纪律要求,确保党支部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3.6.9、把握主线,恪守红线,成绩喜人。全校上下政治氛围浓厚,争先创优,积极进取。我们以2017年开展的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为契机,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劳动纪律观念。学校出台了《宝坻中专作风建设“十八”不准》并狠抓落实。对违反规定的教职工不姑息、不怕亮丑揭短,先后给与大会点批评或责令书面检查的共十二人次。同时,学校注重典型引路,开展校园“五十佳”评比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全校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其中,五名教师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一名教师获得天津市最美家庭称号,教务处获区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一名教师获区级示范岗荣誉称号。教学一部党支部被评为局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局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学校党员活动室被命名为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点,学校党建工作在区委、教育局党委多次检查评比中均得到好评。

 

4.校企合作全面打开新局面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学校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及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与40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校内外实训基地成龙配套,优势互补,实训教学做到了一至三学期以校内教学性实训为主,第四学期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为主,第五、六学期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的“三为主”实训教学运行机制。通过搭建五大合作平台、创建五类载体、开辟10种途径,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2名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制了“新型舱盖锁紧装置”和“可快速调整松紧度的紧涨器”,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16校外实习基地统计表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统计表(10人以上)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校外实习基地单位名称

1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双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坻区中关村电脑城

3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优仕达电脑销售中心

4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联谊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坻区信飞扬电脑销售部

6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伟娜电脑销售中心

7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新云电脑销售有限公司

8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星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9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津海天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双山电器维修中心

11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宝盈电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12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万嘉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泓诚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4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朗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5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

16

电子电器、机电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宏扬电子有限公司

17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坻区得天佑机械加工厂

18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9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鸿林机械有限公司

20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众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1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泓诚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2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勇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3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天高液压件有限公司

24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高盛专修学校

25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宝坻分公司

26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中国联合网络云心有限公司

27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中联汽车部件铸造有限公司

28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涛铃商贸有限公司

32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坻区彦茗计算机维修中心

33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市宝坻区新苗双语幼儿园

34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宝坻华苑幼儿园

35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宝坻宝鑫幼儿园

3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天津华天瑞丰科技有限公司

3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华夏婚纱摄影

3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中联计算机商城

3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方正昊天电脑商城

4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艺特科技有限公司


4.2、学生实习情况:

实现了课程实习与顶岗位实习相统一,学生实习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100%,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良好。2015-2016学年度外出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1640人,顶岗实习企业均为和我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所有顶岗实习学生我校均组织签订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顶岗实习协议,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权责、安全、保险、利益条款,切实维护学生利益。本学年学校安排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进行短期的企业教学实习624人次。部分课程为校企共同开发,实习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带队,由教师和企业人员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实习实施。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20085月,由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牵头,联合5成人学5家企业单位、1家科研院所、协会单位,组建了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加强校校、校企和校行合作,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创办具有教学、科研、开发、服务、信息咨询等功能的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宝坻职业教育品牌。

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增至15家。在近三年的工作中,集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之路,合作途径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氛围不断浓郁,集团化办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3.1加强组织建设,巩固集团运行能力

集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分会等机构。理事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在宝坻职成教中心,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业与就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对专业建设、创业与就业等集团专项工作开展研究与指导。

为密切集团成员单位的联系,保证集团工作顺利开展,集团在各理事单位配备了一名联络员,建立了集团联络员队伍。联络员队伍的建设以及联络沟通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成员单位之间及时加强联系、沟通信息,更好地服务理事会决策,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4.3.2突出重点工作,推进校政行企融合

积极巩固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校企联动。集团各成员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改革与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集团各企业成员单位积极接纳学生开展认知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指导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集团企业和学校搭建人才供需桥梁,促进企业与学校互利共赢。

4.3.3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目标,在集团现有双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校企置换的师资培训和交流机制,实现教师、工程师或能工巧匠的双向兼职,优化学校“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优化企业技术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宝坻职成教中心为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在多家集团企业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域聘请6名专家作为学院校外教学质量督导员,对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有效推进了校企各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4.3.4充分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大培训

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充分利用集团中各乡镇成校的优势,送教下乡入企进社区、到军营,广泛举办各类培训班。依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的意见》,津政发[2014]31号文件精神,按照普惠实用,就业导向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集团积极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我们与天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签订了承担培训福利计划培训任务协议书,使我们的培训工作进入规模化新阶段,圆满完成了培训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4.3.4.1积极争取培训资格,上报天津市职业培训中心、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5年福利培训计划”培训能力调查表,使我校被确定为天津市在宝坻地区参与福利培训计划的培训机构之一。与天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签订了家政服务员、营业员、收银员、叉车司机、车工、焊工、维修电工等30个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的培训协议书,并在周良庄镇、牛家牌镇、郝各庄镇、新开口镇、潮阳街道、口东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劝宝责任有限公司设立了七个培训点,开了培训机构在边远地区设立培训点的先河。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今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人才。结合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计划的工作任务,针对我区各类适龄人员的分布特点,抓好企业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充分利用各街镇成校和已建成的社会培训基地的地域优势,以及我们多年来搞社会培训的先进经验,使我们这次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合作单位的认可和培训学员满意。

4.3.4.2积极完成培训工作任务

一是健全机构,成立社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根据我校师资、场地、生源等实际情况,上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计划。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联系集团各街镇成校,在3-4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各成校的调研、走访、组织培训生源,确定培训内容、时间等相关任务。

三是根据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意见的要求及时上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需的培训地点、工种、计划、课时和考核鉴定的时间安排。

四是迎难而上全力做好培训工作,培训部全体人员和教师顶酷暑,冒严寒,雨雪无阻,牺牲大量休息时间,节假日不间断,一切以培训为主,一切工作都服务服从于培训工作。

聘请具有先进教学经验符合社会培训需求的师资,在众多师资中优中选优,以保障教学质量及学员的过关率。

是积极协调关系,积极主动联系市、区职业培训主管部门以及鉴定机构,在培训过程的检查中和考核鉴定时给予我们工作上的最大支持和帮助,使得我们的培训工作及考试鉴定工作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积极与区民政局沟通协调,搞好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圆满完成了2015年退役士兵的培训任务,为学员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并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学校被授予天津市双拥模范单位称号。具体培训情况如下

 

表17      2016年度集团培训工作情况统计表

序号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工种

培训人数

取证人数

补贴标准(元/人)

补贴金额(元)

1

2016.8.24-2016.9.29

宝坻中专

叉车司机

29

27

 

88950

2

2016.8.24-2016.9.14

宝坻中专

计算机维修

28

22

3

2016.12.20-2017.1.22

宝坻中专

电工

23

17

4

2016.9.10-2016.922

劝宝购物广场

营业员

47

47

800

37600

5

2016.12.4-2016.12.18

劝宝购物广场

收银员

48

46

680

31200

6

2017.5.25-2017.6.18

周良庄成校

村干部信息技术培训

37

 

 

 

 

 

 

 

 

 

 

 

合计

212

159

 

157750

在培训中注意发挥职业院校在本地区的社会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及主导作用,突出技能人才培训,围绕社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职业培训项目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工程对接,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此外,为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发挥集团教学资源优势,还与双佳电脑科技有限公司配合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信息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00人次。各个成人学校开展涉农培训3540人次

据初步统计,仅在2015、2016年,集团完成培训104期,规模达到2740人次,取证2634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18        2016年度集团培训工作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培训班期数

培训数量

1

农村干部培训

35

280

2

农村经纪人培训

62

560

3

种养技术培训

54

2700

 

总计

 

3540

4.4集团化办学取得一定成效

4.4.1增强了校校联合的紧密度。通过牵头学校的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功能,校校之间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扩大招生规模为目标,拓展了成员学校的办学空间,提高了成员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推动了成员学校所在地职教事业的发展。

4.4.2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集团内企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学校实施“菜单教学”,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指导等。校企“零距离”对接,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稳定率得到大幅提高。家长、社会、单位、学生四方满意。同时,各职教集团充分利用内部企业资源,企业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能鉴定。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职教集团内部企业与学校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合作事项

4.4.3加强了职教宣传推广力度。职教集团通过召开成立大会和各种研讨会,有效地扩大了职教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带动力。

4.4.4强化了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办学理念。职教集团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强烈感受到集团化办学带来的观念震撼,拓宽和创新了办学思路,体验到了集团化办学巨大好处和综合效益。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格局已经形成。全面推进“教学做”一体化。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块,学生复合技能培养计划实施顺利,“一专多能”得到体现。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大赛为引领,以项目教学为依托,以岗位工作为教学内容。校内推行“双证书制”,校外发挥企业设备、人才优势,每年培养1200名技术技能人才,一次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稳定率达到95%。学生在企业培训周期由原来7天左右缩短到3天。

在专业教学中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托,将实训项目与就业岗位相对接,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所有毕业生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从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看,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5.2社会服务。

5.2.1培训服务。本中心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关于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的意见》和新的培训规划中提出的培训工作任务,社会培训部承担了农民素质提高工程非农产业培训及涉农产业的各类培训的任务,借助于中心的师资及实验设备,努力把培训服务覆盖到全区城乡,在相应的各镇街成人文化学校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师资和办学实力雄厚的培训基地服务广大群众。在全区形成区——镇——村三级培训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人数逐年增长,本年度社会培训部共计组织培训6个班次的培训班,培训人数212人,并获取天津市福利培训资金补贴157750元。

5.2.2技术服务。我校拥有一支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有先进的各专业实训设备。历年来,承担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支持及评委评判组织工作,社会培训部以送教上门形式,为各类涉农及非农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培训,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

5.2.3文化传承。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倡导“围绕经济发展办专业、紧贴市场需求育人才,立足学校实际创特色,瞄准职教前沿塑品牌”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管理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诸方面实现了科学发展。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力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培训前带领学员参观黄炎培雕塑,讲解校训《立志图强、和谐共生》,丰富内涵,组织他们学习校园文化墙上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历。每年组织校园艺术节和体育节等文体活动。培训班还成立了兴趣小组和竞赛小组。,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及能力,进行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比如,社会培训部在组织各类培训工作中,我们在培训工作中,在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注重企业职工及农民工的文化素养传承教育。组织学员学习必要的企业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员的发展能力,使他们能更快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促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5.3对口支援。

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与甘肃省武山县职教中心开展了对口合作,该中心先后派校长包正龙、副校长漆全应等4人,来我学校挂职锻炼或学访,我校党委班子成员轮流向他们介绍了我中心基本情况,和他们共同听课研讨,邀请他们参加相关会议或重要活动,提供相关经验材料。双方商定,明年上半年派3-5名骨干教师去对方单位讲示范课,相互交流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投入与支出及实训设备配置水平。

1)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筹措事业发展资金,财务状况良好。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6474.5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财政补助收入6368.8万元、事业收入72万元、其他收入34.7万元。具体经费来源见下图。

2)财务支出情况:2017年学校办公经费总支出5726.5万元,人员经费支出4781.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945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374.5万元,具体如下图。

3)学校围绕专业群建有五大实训基地,实训室64个。新购置实训设备2943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2894.62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0491元,校内实训工位达到655个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6.2政策措施

宝坻区职业教育经费已经纳入财政预算。已经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占全日制学生的100%。免学费标准每生每学期950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占20%。本年度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占全日制一二年级学生的10%。教职工工资由区财政统一足额发放。学校实行市场化机制办学,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建立了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围绕市场开展办学活动。目前学校实现了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主用人、自负盈亏,将学校教学和育人质量投入市场,用市场检验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教师实施聘任制合同制,实施以绩效和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围绕规范办学编制了“十三五”发展规划,集中资源建设以机加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现代服务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全国知名学校,并积探索国际化发展方向。学校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理顺了管理体系和流程,保证了管理效益。

 7.特色创新。

我们于2016年总结提炼了10篇典型案例,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专业课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建设成果。现将其中4个报告如下:

7.1电工电子专业典型案例:

创新“校企互融”合作模式 ,助推宝坻经济发展

我校电工电子专业自1989年开办以来,逐步涵盖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通信技术领域,并于2014年完成三个专业的国家级示范专业建设,培育了大批的行业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天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尤其是现代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的要求,建设一种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在建设中,专业群实施“校企互融订单式”模式,成立了“三星”、“宝盈”、“力神”等订单班,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通过人才培养观念、模式、课程、教法、师资、管理、实习就业 “七融合”的探索和创新。提升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宝坻电视台、宝坻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分别以“富怡集团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宝坻”、“三星牵手宝坻中专”进行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学校与三星集团、富怡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将合作扩展到各个领域。

一、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 以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满足区域经济布局调整的需要

宝坻区政府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思路,全面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重点做大做强4个示范工业园区,做优做专7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多点布局、多级发展、协调联动的园区经济格局。主动承接北京、天津城区、滨海新区的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了中关村、天拖、日立等国内外大企业投资兴业。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为区域率先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成为迫切任务

2. 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专业建设

2012年6月,宝坻职成教中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项目。围绕 “要构建长效化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总目标,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专业人员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调整思路,切合校企需求,创新“校企互融”培养机制。同时三星、宝盈、万嘉等2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提供了保障。同时企业具有优先选择学生的权利,保障了校企生三方的共赢。

3.校企联动,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坚持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结合办学”理念,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思路、领域和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长效办学机制,创新“校企互融”合作模式,强化教学、实训、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为宝坻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逐步与宝坻经济发展融为一体。

二、校企七融合 建设结硕果

逐步完成“七融合”的探索和创新。通过人才培养观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人才培养课程融合、人才培养教法融合、人才培养师资融合、人才培养管理融合、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融合,有力的支撑宝坻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1.人才培养观念融合

树立新的“三观”:人才观——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人的终身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才要和谐发展;教育观——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高就业率;课程观——校企双方依据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和地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对企业调研分析,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双方感觉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方面可以重点对接,本着实现学校教育有方向,企业发展有人才,学生成长有平台的多赢目标,遂达成协议。

我们逐一研究企业提供的岗位,罗列出来告知订单班的学生,并将岗位技能方面的教学融入到课程计划中,在第一学期就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需求,第二学期开始见习,第三、第四学期企业技能培训,到第五、第六学期顶岗实习

2.人才培养模式融合

借助校企合作,探索构建了专业“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拿捏好企业介入教学过程、介入程度分寸,在强调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忽视。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岗位要求和现代企业大生产文明,成为守纪律、重诚信、能协作、善创新的一代新人。

3.人才培养课程融合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同步加大了教材开发力度。深化以突出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改革,集中力量建设核心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理论实训一体化课程,完成了特色专业的特色教材多部。

校企双方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实施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企业实践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突出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素养、职业纪律的养成培养,实现人才专门化培养。与天津宝盈、三星等企业合作开发《维修电工》、《机电一体化》等八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教材,双方共同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与实训体系,共同设计针对生产环节的实训方案,制定了各个岗位的训练重点,将企业的人才使用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引入课程。

 

4.人才培养教法融合

倡导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切实优化了教学过程。将学习情境纳入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营情境,将学习单元建立典型工作任务之上,教学与生产同步,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订单班增加了生产性实训课程(每个学期不少于4周),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由企业派住人员严格按企业标准进行管理,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师进入生产线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

2013年12月,校企双方在校内组建生产实训车间,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将实训基地建成既像企业的车间,又便于开展实训教学的生产实训环境,使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学生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单项训练、复合工件训练、生产性实训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

5.人才培养管理融合

在教育教学中实行“双主体”管理,企业派出管理人员常住校园,与学校一起共同开展教学、考核、评价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进入实训基地的纪律表现、仪容仪表、着装、技能能力评价、生产贡献等方面参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参与对学生的考核,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突出企业的管理特点,只要进入订单班的优秀学员,每个学期都会获得集团提供的助学金。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员还将获得岗位补贴。

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上,以体制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以规范教学带动整体治理,逐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制定了《工学交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顶岗实习制度,初步构筑了顶岗实习、就业服务的顶岗实习教育管理平台。

出台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实训的安排、运行、教学评价等运行体系,设备检修、设备维护、教学耗材、安全检查等保障体系,设备资料统计体系,以及实训室各项制度档案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了《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等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推动了校企双方在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共享。

完善了《质量监控工作条例》等教学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

6.人才培养师资融合

三星订单班、宝盈订单班专业课程和职业素质拓展主要由集团规划,学校和企业联合教学。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了“互兼互聘、双向流动”制度,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企业选派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校园入课堂,和学校老师共同给订单班班学生授课,给学生讲解实际的生产技术要求,传播企业文化,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培养。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在校内实训基地锻炼等途径,培养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专业建设能力、实践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较好的适应专业教学,12人次获区职工技能大赛一、二等奖。4人次获区五一劳动奖章。在天津市职教系统做典型发言。

7.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融合

学业与就业的处理上采用“择优选拔,校企共育”的方式,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训练,要参加生产过程的每个岗位的实习训练,学习所有岗位的技能。“强强联合、订单培养、批量就业”的模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和众多企业家的眼球,成为学生走上个人职业生涯的新捷径。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校园常常出现踊跃报名的火热场景;诸多企业家亲自到校,提出了许多优惠条件,如赞助命名专业课程比赛及激励。

三、创新“校企互融”模式的成效

借助于“校企互融”,把优势资源向行业、向社会延伸,发挥了职教的社会效应,提升了专业的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

1.发挥了企业的作用

使学生明确企业对生产、经营一线对人才的需求,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工艺、质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在企业轮岗实践,学生学到了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2.实现了课程对接岗位

完成维修电工》、《电工基础》、《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钳工》、《车工工艺》等校本教材建设;完成教学资源收集、整理。

3.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0名教师参加企业培训与实践4名教师参与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培训和大赛外聘教师宝坻伊维尔机械零件加工厂史玉强获宝坻区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制图一等奖,骨干教师王振霞获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决赛第一名,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专业阮丽秀老师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8人获得宝坻区职业技术标兵称号。

4.助推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在企业实习,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操作技能等能力得到提高。在全国中职 “文明风采”大赛中,共有14份作品;共有238名学生、12名教师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证书。我校培养的天津市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彬“电脑激光绣花一体机的研制”获第四届天津市“工人发明家”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5.探索了多元评价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能力、技能、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突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通过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教师对工学交替学生日志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探索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模式,收到企业、学生的肯定。

6.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中心电工电子专业群毕业学生大部分成为企业技术能手,工作在宝坻区各企业的生产一线,成为业务的骨干和企业的精英,此外专业教师们完美地完成送教下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培训,天津市百万福利行动。培训农民工1460人次,退役军人340人,企业职工635人次,完成技术改造5项。我专业教室分担了区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任务。区县领导、企业专家、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来我校交流,内容涵盖了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并实地考察了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互融的模式,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与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行订单教育是一种大趋势。实践表明,“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强强合作、订单培养、批量就业的创新模式,满足了企业个性化的用人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就业市场,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取得学生、学校、企业、地方“多赢”的效果。

7.2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典型案例: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探索与实践

7.2.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都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密切与企业合作,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特色是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力。综观国内外,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主要取决于企业融合、参与的程度。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目前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基本保障,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企业参与现状:校企合作是一个正在破解的命题。尽管职业学校的观念有所转变,但毋庸讳言,校企合作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就事论事谈合作,而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参与积极性不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校热企冷”。

1、校企合作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

2、从合作的主体角度分析,学校的认识和做法还偏于保守,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大部分企业只考虑当前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的合作模式缺乏吸引力。

3、一些企业领导存在着怕麻烦、担心影响生产的心理;一些企业轻视中职学校,对校企合作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持怀疑态度。

7.2.2主要目标

(一)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实在在受益。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在合作中的双赢格局,为校企深度融合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开展技术服务,锻炼师资队伍,提高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校企互动步入良性循环。

(三)通过产学结合促进校企合作,降低办学成本,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

   (四)通过技术服务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我校在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创新点是协调区内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工作。以服务展现诚意,赢得信任;以服务求得支持,促进合作;以服务锻炼队伍,扩大影响。

7.2.3实施过程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统一思想。

(二)加强调研,探寻共赢点,找准切入点。

我们共走访了十几家大中型企业,摸清了企业优势,了解企业利益诉求,寻找校企共赢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多次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努力在学校与企业发展战略上达成共识。通过深刻思索,我们决定以技术服务和产学结合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三)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开展技术服务的首要条件。围绕提高整体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我们完善了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工作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旨,以锻炼青年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参加专项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研讨、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极大提高了整体师资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建立人才库,增强服务实力

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仅靠本校的师资力量,从能力和时间上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为此,从2004年起,我们就开始建立专家、能工巧匠资源库并不断丰富。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以加强同技术专家的联系。推动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兼课聘任工作,并为协调开展技术服务活动进行人才储备。

(五)机制创新,提高教师参与技术服务积极性

制定了《专业教师技术服务管理办法》、《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办法》,为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制度保障。为调动专业教师开展技术服务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相关奖励规定,对在技术服务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在评优、职称评定、绩效工资中有所体现。

(六)实行技术服务联络人制度,每个合作企业指定一名教师作为联络人,开发、征集技术服务项目,专业负责人及时组织教师开展工作,对时间要求紧、难度较大的项目,协调区内专家共同参与解决。

(七)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为教师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提供实物资源保障。

(八)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为企业生产直接作出贡献,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

(九)努力提高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毕业生质量也是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法宝。

    7.2.4条件保障

(一)专业基础

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中职学校骨干专业,数控实训基地被确立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基本确立了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为主、一专多能”的办学特色。在校学生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共向社会输送了2210名初、中级车工、数控技术、焊工、铣工等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区及周边地区加工制造类技能型人才用工的紧张局面。毕业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良好的专业信誉,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本地区产业基础

宝坻区机械加工制造业十分发达。区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纲要中,都把现代先进制造业确立为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产业之一。目前,我区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有240余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9家,在建大型企业5家,从业人员达9000余人。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为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制度保障

制定了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制度,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制度和一系列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师资队伍保障

目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9人,外聘及兼职教师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5人。通过多年的打造,基本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水平高、施教能力强、技能过硬,在本地区机械行业颇具影响、服务企业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五)本区加工制造类行业专家人才库支持

2004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开始建立行业专家人才库,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聘请部分专家来校兼职专业课程授课。到目前为止,人才库已收录了21名专家、能工巧匠,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六)成立了产学协调小组,建设有功能齐全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

7.2.5实际成果、成效

(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建设长效合作机制得到了可靠的基础性保障。与本专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已达十八家,校外实训基地六家,完全满足本专业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需求。订单式培养保持持续性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生产性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企业作用。

         (二)通过校企合作,基本解决了职业教育四个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样培养?通过什么方式培养?培养后的出路在哪里?

(三)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专业知名度得到提高,主动参与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推荐学生就业有了充分的保障。

(四)师资队伍得到了锻炼,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专业教师丰富了企业实践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专业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2013年,2010级学生有32人考取了高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高级证书零的突破。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稳定性、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格局已然形成。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产学结合,几年来共为企业增加产值约960万元,节约办学成本约58万元。获得企业投入共计52.066万元,其中,在近几年内内获得企业投入14万元。

(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扩大了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破解了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呈现了“招得进,管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喜人局面。

    7.2.6结语

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企业被动参与的局面,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首要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中,我们经历了无奈、彷徨、思索、行动、收获,愿与大家分享。

(一)不等不靠。不等政策,自己搭台,吸引企业。

(二)加强校企交流沟通,知彼所思所想,多从合作主体角度分析,达成共识。

(三)“校企双赢”不只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消除企业疑虑,让企业在合作中实实在在受益。帮助企业以战略思维对待校企合作。

(四)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着眼于提高培养质量、着眼于改善就业、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避免抛开终极目标、就事论事的碎片化思维。

(五)校企合作质量评价目前还只是校企双方的自我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加科学、更加客观地评价合作质量,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7.3计算机应用典型案例

技道并重传真知  “双证”合璧行天下  

—天津市宝坻职成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典型案例

计算机应用系我校传统专业,迄今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如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造老专业,增强其吸引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中,我们深化改革闯新路,面向社会育人才,深入研究行业企业标准,积极搞好专业改造与升级,探索出“学随用变,双证融通”的专业特色.

7.3.1实施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它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经过市场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毕业时就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远远高于仅仅拥有学历证书的学生,在工作中更能获得好的发展机会。另外,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急需进行一定的变革。结合以上几点,本专业开始了“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3.2主要目标

通过“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开展,积极推动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进一步突出本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7.3.3实施过程

(一)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让师生共同理解实施“双证融通”深刻意义。

我们派骨干专业教师考察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实施双证的重要意义,使得教师们认识到实施“双证融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经过宣传讲解,本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的考评工作;毕业生100%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每人在毕业前至少获取1-3本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获证率100%。

(二)确定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对应证书,紧贴企业行业需求,进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进行“双证融通”。

中职教育应以企业中所需“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而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这里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而是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其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必须具有职业定向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因此,我们深入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不同职业技术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分为若干个能力因素,然后由学校骨干教师专题讨论,最终分析得出了适合本专业应有的职业能力,汇总成职业能力分析表,“双证融通”的实施找准适合的方向。

(三)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框架结构,为学生实施“双证融通”打下知识基础。

本专业以就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实际职业岗位作业中的环节,进行基本技术训练。

通过对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并对本地计算机市场就业岗位调研,确立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图如下:

 (四)通过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双证融通”原则确定以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模块化课程。

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岗位群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为模块化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项目。同时,要克服中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使课程的功能取向和整个系统的取向一致,通过各门科目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达到课程教学的最佳状态。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模块化课程科目构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我们根据专家讨论结果和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把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切分割成如下几个专业课程模块:

①计算机办公应用:包含文字录入、word、Excel 、PowerPoint、电子邮件收发、应用公文、常用工具软件学习、打印机复印机维护等课程。

②计算机多媒体设计模块:包含Photoshop、CorelDraw、flash3Dmax、Illustrator等课程。

③信息管理模块:包含数据库应用技术、常用工具软件、C语言基础、VB语言编程、HTMLJAVA等课程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块:包含组网技术、网络安全、Linux、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页制作工具等课程。

每个模块都相对独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每个学生可以在学习一些共有的素养课程后再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和自己就业岗位有关的专业模块课程。

(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进一步细化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让职业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

经过市场调研和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我们觉得目前本专业学生适宜参加的职业证书考试有计算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OSTA);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简称CCAT);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等,它们主要包含计算机操作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多媒体应用、因特网(Internet)、局域网等模块。结合职业证书各模块考评要求,我校经过各种对比分析,再总结形成各科课程大纲的最终方案,具体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正如课程大纲形成过程示意图所示,我们在专业课程讲授上,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评要求相结合,适当修改或删减相关内容。例如,在学习“微机的组装技术”这一教学模块时,考虑到职业资格考评的相关要求,我们就综合了“硬件组装”、“日常维护”、“软件安装”等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在实训中要求学生练习主机系统、显示系统、存储系统、多媒体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机箱电源及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的分析与判断:学习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学生学完这样一个单元教学模块后,大多数学生就掌握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中级职业资格提出的要求,更有部分优秀学生达到了高级操作工的水平。

(六)借助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平台,彻底实现“双证融通”

在实施双证融通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根据不同企业的标准,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素质,培养其从事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与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文化引入中职双证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氛围,有利于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通过产学合作,还可加强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引入企业硬件资源。把企业资源应用于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历,也能将学习知识与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可以大大缩短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工作的距离。

同时要求校内实习基地要具备基础性技能训练、综合性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四大功能,并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其内容要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融通,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能完成职业技能考证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模拟现实情境等手段,让学生拟定实训的操作方案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7.3.4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计算机应用的“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推进工作,鼓励改革创新,全力提供人财物支持。以学校为主体,把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安排,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二)基础建设保障

为了满足中职教育突出实践性教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所需要的硬件条件,我们建设了完善的实训基地和购置了技术先进的实训设备,并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建设了实训基地。新建设了计算机硬件维修实训室2个,综合布线实训室2个,网络连接实训室3个,使实训室数目达到15个,并且开发了个8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的实训基地设施满足了实践性教学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需要。实验、实训开出率达教学大纲的100%,为“双证融通”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师资队伍保障

用好社会和学校两个实践平台,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了“双证融通”模式的顺利开展。在平时抓好教学的同时,我校将全体教师有计划分批次轮流到实训基地或对口企业实践、实习考察,消化吸收新技术。要求专业带头人3年中有一年到企业挂职,同时派出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参加市级考评员资格培训班以获取各类工种的考证员资格。另外,近年来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引进了具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职称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教师。如本学年,我专业共引进了高级工程师2名,技师1名来担任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师。同时针对职业资格考评的内容包括理论与技能操作两个方面,而技能操作是在校生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我们聘请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既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又解决了校内教师某些技能不够熟练的矛盾。

7.3.5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在教学中突出了中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通过“双证融通”的探索和实践,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模块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职业资格证书的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考评转变为过程性的、形成性的考评,更加突出了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特色。

(二)增强了毕业生的获证率,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实施“双证融通”模式使得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职业工种考试,由于培训质量高,近两年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获证率达到100%。其中有90%的同学都能够获得2个以上资格证书,更有约10%的优秀学生能够获取各类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由于我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毕业生都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并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每年许多企业未等到学生毕业,就提前到校选聘毕业班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近两年的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了100%。

(三)提高了在校生的学习质量,促进了专业发展

实施“双证融通”模式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在校生学习质量不断提高。近两年来,本专业日常教学稳步推进,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榜上有名,各级技能大赛捷报频传。专业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本专业逐步为群众所认可,促进了专业的发展,报读本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报读本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见下图)

(四)推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双证融通”的实施促使教师去了解和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将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联系在一起,并主动深入企业锻炼,同时学校先后选派多位专业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进修,使这些教师取得了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推动了本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近两年来,本专业有14人取得了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着职业资格考试的高级资格证、2人取得了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考评员资格。孙兆祥老师在第五届宝坻区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孙长明老师在天津市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于陆军老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7.3.6体会与思考

我们认为开展“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是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行“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效的。学生从中职学校毕业之后,学到了真正的技术,取得名副其实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都是有益的。中职学校就应该根据本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层次及类型,根据社会的需求变化,不断地调整、优化所开设的专业,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获取学历的同时能够学习到和职业岗位相关的更多的知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让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真正能为社会所认可、为社会所用,开创职业教育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

7.4学校综合典型案例

 主动服务促合作,校企合力谋双赢
    ——天津市宝坻区职成教中心搞好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宝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系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我中心根据职业教育跨界性特点,积极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较好完成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务。学校近年来获得国家、本市及本区授予的多项荣誉。

现开设计算机应用等15个专业,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实施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7.4.1、实施背景

1、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中职学校应积极实行校企合作。

2、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综观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目前各国职业学校办学的必然选择。

3、实施校企合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区工业园区的兴起和中关村等名企的入驻,各个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每年12000左右。

4、实施校企合作是国家、本市及本区相关政策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应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用于支付顶岗实习学生工资的支出可以适当减免税收

7.4.2、主要目标

(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全面打好合作基础。

(二)以技术服务、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上门培训、学生就业为主线,全面深化合作关系。

(三)以成果和贡献为动力,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7.4.3、实施过程

通过搭建五大平台、建设五种载体、探索十种途径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形成三个主要创新点:一是积极主动,力促合作。二是服务先行、推动合作。三是扩大成果,深化合作。

(一)抓好机制建设,打牢校企合作基础

一是制度保障机制。我们制定了《校企合作章程》等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积极性高的企业优先提供人才保证,对在校企合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在评优、职称评定、绩效工资中有所体现。通过大胆主动地走出去,逐步实现深度合作,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动、企业参与、行业支持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是定期交流机制。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每学期召开两次专题会议,主动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参观考察,通过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举行毕业生推介会等形式向企业介绍专业发展现状和办学成果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信心。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先后投资1537万元,重点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抓好团队建设,培养校企合作人才

1、多措并举,打造过硬师资队伍。

我们完善了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工作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旨,以锻炼青年教师为重点、以培养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参加专项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建立人才库,增强服务实力

2012年起,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专家、能工巧匠资源库,陆续聘请89名兼职教师授课,并定期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3、实行联络人制度,每个专业和合作企业各指定一名联络人,开发、征集校企合作或技术服务项目。

(三)抓好实训基地建设,开拓校企合作空间

1、坚持高标准,建好校内教学性实训基地。

目前本校拥有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等5个实训基地。在基地建设上,我们坚持从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高度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提升水平。对各专业实训基地和数字化校园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改造升级,新增数字化工厂体验中心等5个实训基地,实训开出率达100%。

 2.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
    先后在4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天津众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市级校外实训基地。

   3.依托校内实训设施,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和企业共建了“众力机械”、“信飞扬计算机维修中心”等四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前店后校”“前校后厂”运作模式。学校出场地和设备,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和部分操作工负责产品生产和销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地每周根据校方计划为学生安排四个半天的实习实训,企业技术人员出任实习小组组长,校方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管理。其他时间以从事生产加工为主,每月可创产值100多万元。

(四)抓好服务项目建设,以贡献促进校企合作

1、技术服务项目。我们鼓励教师每学期要为企业提供二至三项服务。2014年5-6月,我校教师张玉新等与天津市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王义军共同研制了“新型舱盖锁紧装置”和“可快速调整松紧度的紧涨器”,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2、上门培训项目。社会培训部及各专业不断深化培训模式改革,搞好送教****,深入企业搞好免费技能培训,为员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3、订单培养项目。通信技术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天津三星电机、三星手机等公司共同建立了企业冠名班,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共同实施高铁乘务人才培养计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签订了新能源汽车人才合作协议,每个合作项目设立1-3个订单班。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定,定期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座,并参与教学管理,引进企业文化,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同时,企业设立优秀园丁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企业将全员录用,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7.4.4、实际成果与成效

(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建设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得到了可靠的基础性保障。截止到2016年12月,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已达40家,完全满足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需求。

(二)通过开展系列项目服务,学校知名度得到提高,主动参与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每年为社会培养优秀毕业生1200余人,在三星电机等40家企业建立稳定就业基地,学生“双证书”获取率96%,就业率达到100%。每年毕业前夕,  各个企业纷纷到学校“抢”聘人才,并主动要求和学校签订新一轮订单培养协议。

(三)师资队伍得到了锻炼,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21套、实训指导书25本,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得到提升。近三年师生参加天津市职业技能比赛160多人获奖,学校包揽各项比赛的优秀组织奖

(四)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格局已经形成。几年来共为企业增加产值约1560万元,节约办学成本约88万元,学校获得企业投入共计57万元。实现了校企办学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实训就业一体化,产、学、研、训一体化。

(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三年来为农业提供服务项目23个,输送毕业生3600多人,累计培训学员5400人次,其中含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左右。

 

19:校企合作成果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基线水平

终期水平

变化率

1

合作企业数

18

40

122.22

2

校外实训基地

18

33

77.78

3

生产性实训基地

1

4

300

4

订单培养学生数

634

719

13.41

5

顶岗实习基地数

18

32

77.78

6

企业兼职教师

34

56

64.71

7

培训企业员工数

4600

5400

17.39

8

合作开发教材数

6

27

350

9

教师技术服务数

11

23

109.09

10

学生就业率

99

100

1.01

     7.4.5、体会与思考

在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职业学校只有不等不靠。主动搭台,热情服务,积极争取与企业共同播下希望的种子,才能使校企合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后要继续走好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8.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2016年在人才培养水平方面虽然较201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质量数据分析比较,还有以下主要问题待完善并拟定具体解决措施。见表20:

20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览表

序号

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备注

1

图书馆纸质图书较少

对纸质图书的购进重视不足

1.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纸质图书

2.开展“读书节”活动

建议生均图书计入电子读物

2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少

行业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学校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尽力提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比例

期盼政策支持,学校积极出台措施

3

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还需提高

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通过创新与探索加以解决

2.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培训

3.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建议开展市级统一的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

 

 9.结语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振精神,重整行装,我们将在抢抓机遇中扩大战果,迎接挑战中砥砺前行,力争在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战略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努力谱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安全稳定抓实抓细。面对2600人的在校生规模与安全稳定的巨大压力,学校认真吸取以往各类安全稳定事故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好安全稳定的“五项措施”,即:树立底线思维,抓住教育和预防两个重点,盯住实训、住宿、活动三个环节,把好校舍、食品、治安、交通、消防五道安全关口,做到抓早抓小、建章立制、设岗定责、应急演练,检查排查、整治整改六个到位,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确保全年校园安全稳定。

   ——廉洁自律规范师德。学校以2017年开展的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为契机,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劳动纪律观念。学校出台了《宝坻中专作风建设“十八”不准》并狠抓落实。对违反规定的教职工不姑息、不怕亮丑揭短,先后给与大会点批评或责令书面检查的共十二人次。

同时,学校注重典型引路,开展校园“”“五十佳”评比,即:十佳共产党员、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标兵、十佳技能标兵、十佳服务标兵。其中,五名教师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一名教师家庭获得天津市最美家庭称号,教务处获区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一名教师获区级示范岗荣誉称号。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年初提出了“八要”工作要求,即:向德育创新要质量,向教学管理要质量,向项目建设要质量,向技能大赛要质量,向社会培训要质量,向优质服务要质量,向勤俭节约要质量,向团结协作要质量。

首先,师生队伍建设质量显著提升。结合天津市提升办学能力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专项培训,先后组织20班次,受益人数210人;组织15人到本市或本区相关企业参加了企业锻炼。积极组织 “青蓝工程”、“课堂教学等级达标”、校本教研、教科研、技能大赛等活动,坚持用活动搭平台、建载体,用以树师德、塑师表、强师能,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验与考试、计划、总结等各环节的工作,狠抓教师信息化素质培养,教师参加宝坻区职业技能比赛6人获奖,参加天津市教师职业技能比赛5人获奖,参加天津市信息化教学比赛6人获奖。组织6名教职工顺利完成了《天津市职业院校联合学报》重点课题《中职高效课堂探索与创新》,并获优秀等次,教师发表及获奖论文110多篇,有20人承担了6个“十三五”宝坻区级科研课题。与此同时,学生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年级周天同学今年被评为宝坻区中小学“诚信之星”,二年级王涛同学继2016年获得“第三届感动宝坻人物”、“天津市美德少年”后,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同时被推荐为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

   其次,赛教融合教学成果更加突出,在区第九届职工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金牌推荐奖。教师在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五个。在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二个、三等奖四个。两名教师获得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三等奖。学生参加天津市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以上三项赛事学校均获得天津市优秀组织奖。另外,朱洺萱同学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在第十三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暨天津市第六届文明风采大赛中国家级获奖奖级和数量创历史之最。春季高考上线率100%,远高于天津市平均上线率,32名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2017年11月23日,我校就提升办学能力建设在天津市教委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得到了市教委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得2017年度宝坻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017年12

 

编辑:站长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津ICP备2020009051号-2
联系地址:天津市宝坻区进京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